元好问(1190~1257),字裕之,号遗山,太原秀容(今忻州市)人,金代著名文学家。
元好问祖先系鲜卑族,复姓拓跋,北魏时随孝文帝南迁洛阳,改姓元,落籍河南汝州,五代后迁居山西平定。其高祖元谊,在北宋宣和年间官忻州神武军使。曾祖元春,任北宋隰州团练使,其间由平定移居秀容(今忻州市)。祖父元滋善,做过金朝柔服(今内蒙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)丞。其父元德明,累举不第,放浪山水间,长于诗,著有《东岩集》。
元好问出生后,过继给叔父元格。从5岁起,就随在山东掖县做县令的叔父读书。14岁时,元格调任陵川令,元问便在陵川名儒郝天挺名下就学。21岁时,叔父病故,元好问扶护灵柩回到原籍秀容,在故乡居住四五年。金贞祐四年(1216),蒙古军围攻太原,元好问携带家眷逃往河南,在三乡、登封、昆阳等地漂泊五六年。金兴定五年(1221),元好问中进士,曾任国史院编修。金正大四年(1227)后,元好问先后任镇平、内乡、南阳县令。金开兴元年(1232),当金朝行将崩溃之际,调回汴京,任左司都事,继任尚书省掾。次年春,金朝守将崔立叛变,京陷落,元好问被羁管在聊城(今山东聊城)。两年后,又移居冠氏(今山东冠县)住了4年。南宋嘉熙三年(1239),元好问回到故乡秀容,构筑野史亭,专事著述。为了搜集金史资料,他不辞劳苦,四处奔走,广采博纳。元宪宗蒙哥七年(1257),病故于获鹿寓舍,终年68岁。
元好问在文艺创作方面,诗词文章都很突出,正如当时名人所评的:“诗祖李、杜,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;文宗欧、韩,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;乐府(词)则清新顿挫,娴婉浏亮,体制最备,又能用俗为雅,变故作新,得前辈不传之妙,东坡、稼轩而下不论也。”为此,后人又说他是“集两宋之大成,是金诗人之殿,元文章之祖。”从数量上看,元好问现存诗1360余首,多于李白,近于杜甫。由于这些成就,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在文艺理论方面,他形成独特的体系和进步文艺观。其《论诗三十首》、《论诗三首》、《杨叔能小亨集引》、《陶然诗集序》,集中反映了他的文艺观。尤其是《论诗三十首》,系统地叙述了建安以来重要诗人的成败得失,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文艺主张,对于改变当时文坛弊病,启发后世文艺创作起了重要作用。他主张反映现实,反对“暗中摸索”,提倡建安风骨;主张天然真淳,反对模拟因袭,鼓励创新精神;主张刚健豪放,反对纤弱险怪,力求感情诚挚;反对矫揉造作,重视作家情操;主张文道统一,反对形式主义,强调广师博取。
在史学方面,他的成就也非常突出。他收集的《壬辰杂编》史料,为编写《金史》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。他汇编的《中州集》,是金朝的诗歌总集,不但较完备地保存了金朝的诗歌,而且开创了断代诗史的新体例。他积累的野史资料,对后世影响也很大。